我们习惯性地把那种“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情况形容为“出生入死”,要让举两个例子,那佛家有两个楷模,一个一根筋向西的,是玄奘,一个一根筋向东的,是鉴真。故事大家都知道,不用多嘴。从小写作文也毫不吝惜地把这个词用在烈士身上,觉得烈士死得大义凛然,自己写得荡气回肠。
后来看《老子》,其第五十章中有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这个“出生入死”跟我们一向认为的那个意思怕是大不一样,因为这里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死,跟“生命危险”不沾边,仔细查看了一下,大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平淡得像油条稀饭,远不是那么轰轰烈烈。
《韩非子·解老》中对此有解释:“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那是不容置疑,几乎无由置喙了。
但是且慢,可以查证的是到宋代薛居正的《旧五代史》行世的时候,这个词儿的意思就拐弯了,已经有了壮烈的色彩。其《末帝纪上》有言:“我年未二十从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疮满身……”所以,要说曲解,也有一千年的历史了。
至于后面那三个“十有三”,有人解读是七情六欲这13项,可以养生,也可以致死。也有人解读,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因为奢靡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也有人就挑个刺儿,那剩下的十分之一的人怎么回事呢?没答案!此事扑朔迷离而无关本文主旨,且留待高人赐教。
“从出生到死去。”也有人更深一层理解老子的话,“出生入死”,指的是人一生下来就进入死道了,从这个门进来,不久就要从那个门出去。这未免过度解读,又太悲观了些,谅非老子先生的本义。
我认为,这都还不是“出生入死”的真正含义。因为这个词到了佛家手里,用得简直出神入化,比如《无量义经》:“若有众生,得闻是语,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出生入死,无怖畏想。”
“死生亦大矣!”王羲之说:“岂不痛哉?”在佛家看来,他到底还是不究竟,不透彻。他以为一死百了,非常痛切,但佛家“入死”之后,仍然“无怖畏想”,没什么可怕的。《楞严经》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故,佛家有所谓:“倒驾慈航,随流九界。”为了救度众生,不妨再入生死。所以学佛的人,修福修慧,直至福足慧足,二死永亡,便可证同于佛,与佛同寿。当其时,“非生而示现生,非死而示现死;其生也有益于世,其死也有利于后,如是出生入死,随顺众生……”
以我粗浅的理解,佛家此处用义可用四字概括:超越生死。
兀庵是南宋临济宗杨岐派高僧,是日本临济宗兀庵派之祖,我以为他这个词用得最恰当,“与佛祖把手共行,出生入死,得大自在,岂不伟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