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金雅磊(中)在给患者诊断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晗通讯员高翔
金雅磊,医院综合医疗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从医29年来,她始终把患者放到第一位,给每位患者看病至少10分钟,对每个人都问得很仔细。对患者的各种诉求,她总是始终保持耐心,面带微笑地和患者交流。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多次写信称赞她:“给老人们以温暖,仁心仁术值得称颂”。
经全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省委宣传部组织评审,金雅磊当选为年8月荆楚楷模月度人物。
老年患者喜爱的全科“暖医”
金雅磊从小喜爱文学,但弟弟被怪病折磨了近十年后离世,让正在读高一的她改变志向:做一名医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填报的都是医护专业。
金雅磊所在的综合医疗科是老年病科,患者大多行动不便,身患多种慢性病,80岁以上的患者占大部分。“这要求医生必须更注重整体医治,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爱心。”金雅磊说。
金雅磊有两个独特的习惯:随身带一个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可以夹在病人手指上,及时掌握血氧供给;一个微型记录本,备忘当天的患者医嘱。“患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变化时,体征有时不易察觉,但血氧指标往往能提前预示;工作忙时,可能忘记一些重要事项,但对患者可能就是致命延误,记下来可以保证万无一失。”金雅磊解释。
上门诊、住院部查房、仔细填写病历和患者出院小结,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这是金雅磊临床工作的日常,白班加夜班,作息不规律,但面对患者和家属,她始终保持耐心,脸上常带微笑。
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部手抄本的《金刚经》,线装制作,古色古香。这是一位85岁的婆婆用3周时间,一字一字抄写下来,作为出院时送给金雅磊的感谢礼。老人说,金医生有一颗善心,让自己和老伴感受到特别的温暖。
几年前,这位婆婆的老伴因高血压和心衰找金雅磊看病,检查时发现还患有肝癌。金雅磊安抚他:“别怕,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病魔!”之后,金雅磊会同其他科室制定了一套较温和的治疗方案。治疗几个疗程后,老人的肝癌肿瘤奇迹般地消失了。
用真情温暖患者的最后时光
几年前,一位高龄老人在金雅磊所在的科室住院。由于子女身体也不太好,医院为家。
家有八旬老父亲的金雅磊知道,老人最盼着过生日。所以在老人住院期间,她和护士长悄悄准备了一场生日会。老人生日那天,大家簇拥在老人身边,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老人指着金雅磊对所有来看她的人说:“这是我女儿……”
医院食堂的伙食,金雅磊和同事就经常从家里带些饭菜给她。“老人最喜欢吃我烧的肉末豆腐和肉丸子了。”金雅磊说,她还特地托人从老家给老人带来了红皮花生。
真情付出让金雅磊收获了老人的亲情之爱。有次上夜班她忙得没空吃饭,在查房时,老人塞给她一杯酸奶:“我知道你没吃饭,快喝。”金雅磊说:“谢谢,我待会就喝。”不料老人瞪了她一眼:“不行!你现在就喝!喝完再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金雅磊希望子女们有空的话,要多陪陪老人,“生理上的疾病我们可以救治,但心理上的孤独更需要家人的温暖。”
顶住误解解开患者家属心结
曾有位78岁的女教授患晚期肺癌3年,发生脑、纵隔及淋巴结转移,不再适合手术及放化疗,就连分子靶向治疗也找不到合适的药物。女教授因脑水肿入院,治疗后脑水肿消退,金雅磊告诉家属可以让她出院。患者的女儿很吃惊:“癌症呢?不治了?”金雅磊委婉地表达了再做癌症治疗已无意义、病人进入生命的倒计时、爱她就回家陪伴她等意思,但其女儿态度坚决:“病治不好,绝不回家!”
随后,女儿甚至辞去工作带着母亲到处看病,听说有种“海参疗法”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她就买回上好的海参,每晚在家炖好,次日清晨用保温桶拎进病房让母亲喝光。那段时间,这对母女总在病房吵架。一次,女教授偷偷向金雅磊求援:“女儿天天逼我吃海参,不吃完就不许我吃早餐,还说是为我好,可我吃完浑身发热!”
一个多月后,该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呼吸困难,被转入呼吸内科病房。当时,她明确表示不希望用呼吸机,不想受罪,更不愿浑身插着管子闭眼,但女儿不同意,也不理解。很快,患者不再说什么,因为无法再说话。
那年端午节的中午,昏迷数日的女教授来不及留下一句话,走完了人生路。可是,女儿不允许拔管,坚称母亲没死,胸口还有起伏。医生解释,那是呼吸机未撤的缘故。金雅磊说:“我用医生的名义发誓,心跳停止。”女儿不信:“你用母亲的名义、女儿的名义发誓!”最后,金雅磊照做了,她才同意拔管。此时,患者已死亡两三个小时,嘴巴僵硬地张着,热敷后才能闭合。
看着殡仪车带走母亲的遗体,女儿抱着金雅磊痛哭:“金医生,我错了!我后悔没有带妈妈回家!”
金雅磊表示,人生走到最后的时刻,有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需要尽可能丰富和充满爱的生活,作为家属要勇敢接受,更应该尽全力满足病人的需求,陪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六次在外救人践行仁心仁术
年,金雅磊曾在《光明日报》发表自述文章《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抒发了从医心声,被赞为“暖医”。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称赞金雅磊“给老人们以温暖,仁心仁术值得称颂”。
年3月25日下午5点半,从深圳北发往武汉的G列车,广播突然响起:“10号车厢一位老人身体不适,乘客中如有医务人员请到车厢帮忙”!当时正在15号车厢的金雅磊听到后立即前往施救。
当时,老人鼻子和嘴巴不停涌出咖啡样血渣,金雅磊徒手帮老人清理口鼻并擦拭血污,接着对老人进行胸外按压,还不断安慰老人不要害怕。直到列车靠站,她又帮助惊慌失措的家属将老人送下车,交给地面接应的救护人员。匆忙返回车上后,大家才发现她衣服和鞋子上都沾满了血污。
多名目击者把现场照片和视频发到微博上,获赞无数,金雅磊则说,“每一个大夫碰到这种情况,都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无论何时何地。”
其实,金雅磊在差旅途中已是第六次碰到此类情况。两年前也是坐火车,一个学生被掉下的行李砸伤头部,听到广播后,她也是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对伤者进行了伤口处理。
她曾在给秦伯益院士的一封回信中写道:“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盏明灯。在医患关系如此敏感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只有以心换心做好自己,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金雅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真心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