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资源 >> 正文 >> 正文

高中学生课堂上表演典籍里的中国屈原片

来源:楷模 时间:2023/4/6
北京那家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楚辞》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诗歌集,后经孔子整理,保留了首诗歌;《楚辞》是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作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屈原。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楚辞》。

01不同以往灌输式教育的自由表演式教育课堂

几天前,山西临汾新华中学的语文课堂上,跟以往有点不一样。这节课,老师一改之前的“灌输式”教学风格,让同学们自我发挥,表演起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其中的一个桥段。

《典籍里的中国》这个综艺节目,我真的是看一次哭一次。

感动于古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敬仰;感动于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抱负;更感动于他们在那个年代里虽穷困但仍旧不忘使命。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现在的典籍从何而来?

新华中学的高中生们表演的就是《典籍里的中国》屈原解释《橘颂》桥段,也就是文章刚开始的那三句诗歌相关的内容。

楚王给众大臣宣布要赐给屈原三闾大夫的官职,没想到有人从中阻扰。

于是有了这样的一番对话:

楚王:今日寡人要亲自给屈原赐三闾大夫。

上官大夫:大王,不可啊!屈原毫无经验,不能担此重任!

臣子:大王不可!三闾大夫应为宗族子弟楷模!

臣子:是啊!大王!屈原有何美德?

楚王:屈原没有美德,那谁有美德?

臣子:臣以为,上官大夫之子,就很适合!

……楚王后来拿出屈原所做的《橘颂》,对众大臣说:这是屈原所做,我读来听听,屈原你给他们解释一下。

就是这番对话的场景,被新华中学的几个男同学演绎的惟妙惟肖。如下图:

该视频被点赞10万以上。

各方网友的评论只有一个方向:太好了!

无论是孩子们的“表演式的课堂”,还是孩子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只有积极向上和满满的正能量。有网友说:代入感太强了

还有一位家长这样说:

身为高中生家长的我,看完后热泪盈眶,如果孩子们爱国、爱家,有责任,有担当,一篇好文章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知信行相随,真是家长们的幸事。

我想说,这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之社会的幸事呢?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立大志则国昌隆。

除了给这些年轻的孩子们点赞,给予他们表扬鼓励支持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了。

02从典籍中学习更深刻的思想

这些高中孩子,是未来的栋梁。他们从典籍中学习,他们从古人身上自省,他们更融入其中去感受古人当时的状况。

典籍是古人呕心沥血创作的,也是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智慧财富,这些财富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就拿屈原的《橘颂》来举例做说明。

据《典籍里的中国》综艺节目来看,屈原和熊槐有竹马之情,熊槐小时候被祖父要求来到兰台,与宗族子弟交朋友,没想到和屈原成了好朋友,从小一起长大。

而《橘颂》的创作背景,节目中这样描述:

屈原:“橘颂是从我生命中萌发的一首歌。对楚国的热爱伴随着我的成长。”

镜头一转到了屈原和熊槐小时候吃橘子的场景。

熊槐说:橘子生在南国,想吃橘子就不能离开楚国。

少年时,熊槐对屈原说:父王一定会把商於之地拿回来的。等父王拿回来之后,我让父王把商於之地封给我,我来种橘子。

成年后的屈原,创作了《橘颂》并且得到已经成为楚王的熊槐的肯定。

这首《橘颂》是以爱家爱国的情怀写的诗歌。

当时,楚王看完这首诗就对屈原说:必是流传千古的好诗歌。

果然,不止《橘颂》屈原大部分的作品都流传至今。而这些诗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对世俗的看法以及对家国的情怀。

除了,影响我们成长之外,学习典籍学习古人的这些经典著作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学习典籍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

举个例子,前两天,跟一位年长10多岁的老大哥探讨中华文化。他说了这样一个问题: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纠结的问题就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如果你看到这里,请说出你的答案。你觉得中华文化的根源来自哪里?

如果在2年之前,甚至1年之前,我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1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看四书五经,听曾仕强、傅佩荣、王德峰等等等等教授的课,我知道了一些浅显的框架。

中华文化的根源最早来源是伏羲氏的无字天书。后来文王以无字天书为依据在被商纣王囚禁羑里的7年中,创作了《周易》;而后,孔子又创作了《易传》成立的儒家学派;老子创建了道家学派;到了汉武大帝佛教又传入了中国。至此,中华文化的儒道释三家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学派。(三字经中说: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学习典籍增加我们的智慧。

如果你的生活不如意,如果你高考落榜,工作被挤兑,生活压力很大,怎么办?你知道古人如何针对这些情况做缓解吗?

据悉,中国古代进京赶考的书生,至少会带两本书。一本是进京赶考相关的复习书,另一本是《庄子》,庄子的书,是让我们如何缓解压力的。当然,我们古代人并不称之为压力,但是,没有考中一定会难受,一本庄子就可以让这些书生难受的心情得到抚慰。

智慧不是知识。

六祖慧能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却口述由弟子梳理成《六祖坛经》,这本书就是为启发人的智慧而来。

学习典籍能获得比理性逻辑更重要的东西。

来看几个古代圣贤之人说的话吧:

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王阳明在往生之前,比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吗?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孟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最后,我们回到橘颂这首诗歌中来: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皇天后土,孕育嘉美之树,橘树生来,就适应这一方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禀受天命不离故土,永世扎根在南方的楚国。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你扎根深厚,难以迁移,志向是那么的专一。

橘树生来,就适应这一方水土;我们生来就是华夏子孙,就适应着一方水土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老阿姨娜娜,写字,致力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愿您向阳而生,不惧沟壑!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