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被许多人知晓。而在管仲的人生经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鲍叔牙也广为人知。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情,甚至被称为“管鲍之交”,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一样,撑得上市中国古代君子之交的楷模。但相比于有济世之才,而深得古往今来人杰崇拜与效法的管仲而言,鲍叔牙就显得有些平凡了,在很多人看来,鲍叔牙只是一个没什么才能的“老好人”而已。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对于齐桓公的霸业而言,管仲最大功臣的地位难道就真的不可动摇吗?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在具体的治国方略上,确实是管仲处理更多,他的一些政策甚至对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方面,鲍叔牙是完败的。但如果我们不谈施政水平,也不谈对古代社会的整体影响,只看齐桓公时代的齐国,我们就不难发现,鲍叔牙在齐国霸业中所起的作用,一点也不比管仲差,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他的贡献比管仲还要大。1.鲍叔牙有从龙之功在齐桓公尚未成为国君之前,鲍叔牙就是他倚重的大臣,在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齐国公位的过程中,鲍叔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可以称得上是患难之交。仅仅这一点,鲍叔牙在齐桓公时代的功绩,就足以与管仲相提并论了。2.鲍叔牙深得齐桓公信任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你死我活的,齐桓公与公子纠之间的争斗也是如此。管仲是公子纠的心腹,自然而然也是齐桓公的仇敌,更别提管仲曾经率领军队半途劫杀过齐桓公的车驾,还差点一箭将齐桓公射死了。但即便齐桓公与管仲之间有这样的仇恨,鲍叔牙一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就立刻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委以管仲以重任。这其中自然有齐桓公不拘一格、重视人才的一面,但齐桓公对鲍叔牙的强烈信任显然也是十分重要的。3.鲍叔牙本身也具有很强的能力鲍叔牙在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意思是说,君上如果你只是想治理好齐国的话,那靠我和高傒就足够了。这句话一方面是有自谦的意思,另一方面也从侧面体现出了鲍叔牙自身也是有一定的施政能力。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管仲主政齐国之后,鲍叔牙也发挥了许多积极的作用:“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伸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4.对于相国而言,虚怀若谷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于身为百官之首的相国/宰相而言,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操办具体事物的能力,而是对国家大政的把握和用人方面的造诣。真正的好宰相,要能够为不同类别的人才提供能发挥其特长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就要求宰相要能够虚怀若谷,不嫉贤妒能,不吝惜权位,而鲍叔牙作为一个历史上典型的“忠厚长者”,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甚至甘愿身居管仲之下,在这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好。反面例子是李林甫,如果一个人嫉贤妒能、心怀奸诈,那他的地位越高、能力越大,对国家的破坏也就越大。5.鲍叔牙知人善任,眼力很高鲍叔牙和管仲年轻的时候就认识。据说管仲因为生活比较贫困,所以载荷鲍叔牙合伙经常的时候,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不因此就觉得管仲贪财;管仲为鲍叔牙办事经常做不好,鲍叔牙也不觉得这是管仲愚笨;管仲多次做官又被君主免职,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没有才干;管仲在作战的时候经常因战败逃跑,鲍叔牙知道他是为了供养家中母亲,而不是怕死。很难想象,在面对这样一个蹉跎了半生却一无所成的人的时候,鲍叔牙不仅不耻笑他,反而依旧将他视作天下的大才,这种不被表象所迷惑的眼力,绝非一般的宰相/相国可以比拟。想想苏秦游说秦惠文王失败后回到家乡之时所遭受的对待,对待亲人尚且如此,鲍叔牙能以如此态度对待管仲,这份眼力就更显珍贵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