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发展 >> 正文 >> 正文

历史上5个不怕老婆的人互补才是爱情最好的

来源:楷模 时间:2022/12/18
郭子仪祝寿图

01

郭子仪是一位功高盖主的猛将,他戎马一生,平安史之乱,打服吐蕃,数次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唐肃宗曾亲口感谢郭子仪说:我堂堂大唐,是爱卿你给的啊。

《旧唐书》:肃宗劳之曰:虽吾之国家,实由卿再造。

虽然立有如此大功,但郭子仪是少有的得善终的功臣,虽然一生屡遭构陷,却都能逢凶化吉,靠的就是四个字:谦虚谨慎。

有次,郭子仪生病,下属都去看望,有个奇丑无比的下属也去拜访,郭子仪突然一反常态,通知家里女人全部回避,自己拖着病体亲自隆重接待。

原来,郭子仪认为女人最喜欢以貌取人,肯定会嘲笑这位下属的丑陋面貌,引起不必要的记恨,所以坚持亲自接待。

谨慎如此的郭子仪,一直小心翼翼的将潜在的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但有一次,郭子仪却猝不及防的被儿子坑了一把,差点被满门抄斩。

这次坑爹事件,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不够怕老婆。

某天,郭子仪听说儿子郭暖和儿媳妇吵架了,据说吵的很凶,儿子还动了手推搡,儿媳妇非常生气,已经收拾东西回了娘家。

郭子仪听说后非常紧张,迅速叫来儿子问明情况,听完来龙去脉,郭子仪的脑袋嗡的一声炸了,一边连声大骂逆子,一边吩咐赶紧准备轿子,他要立马去见皇上,否则,全家性命很可能不保。

之所以去见皇上,因为郭暖的媳妇,正是皇帝的女儿升平公主。

而她回娘家的原因,是去向皇帝老爹告状。

坏就坏在告状内容上,控告郭暖打她还在其次,重点是控告郭暖吵架时凶巴巴的吼出的那句话。

郭暖对公主媳妇吼道:你神气什么,你老爸现在是天子,是因为我老爸不赖做。

郭子仪在赶往皇宫的路上忐忑不安,这种大逆不道之言,诛九族都不为过。

自己虽然立过赫赫战功,也有皇上的“免死牌”,但自己的驸马儿子竟然一点也不怕公主老婆,以至于此次闯下大祸,到底应该如何解释,才能让皇帝不生气呢?

这实在是一道难题啊。

然而后来事实证明,郭子怡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皇帝做亲家的水平实在不是一般的高。

皇帝在听完郭子仪的谢罪后,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不痴不聋,做不了家公。

意思是儿女闺房的琐事,不可计较当真,老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件事算了。

劫后余生的郭子仪连忙谢过皇恩,回家后结结实实的将儿子痛打一顿,让这位不怕媳妇的驸马长长记性。

(子仪归,杖暖数十)

娶了公主,不怕老婆还成?

经过这么一折腾,坑爹驸马郭暖终于认识到老婆的可怕,开始乖乖的做一个耙耳朵。

02

历史上,几乎所有附马爷都秉承着怕老婆的优良传统,个别开始不怕的,后来也不得不怕,如上文的郭暖。

也有始终不怕的,下场更惨,如东汉的班始。

班始是收复西域的英雄、定远侯班超的长孙,靠爷爷的绝世功勋,得以娶汉顺帝的姑姑阴城公主为妻,成为大汉附马。

然而,班始很快发现,自己娶的这位公主不仅性格骄横,而且喜欢给自己批发绿帽子。

班始到底是军人出身,血性十足,没有选择忍气吞声怕老婆,而是毅然拔刀杀人、同归于尽。

结果他被顺帝下令腰斩,连带兄弟姐妹一起被杀,陈尸闹市。

(主骄淫无道,始积忿怒,伏刃杀主…始坐腰斩,同产皆弃市。)

03

除了驸马爷,历史上怕老婆的男人层出不穷,上到皇帝,下至百姓,无一不包。

其中,怕老婆的类型,也大致分为三类:畏、敬、爱。

驸马爷们怕老婆的性质,就属于畏,这种是怕老婆中最惨的。

一般让人畏的老婆大都非富即贵,性格刁蛮,仗着娘家势力为所欲为,面对如此彪勇的老婆,想要求生存求发展,那就只能放下自尊,万事俯首帖耳了。

与悲惨的“畏”相比,因“敬”而怕老婆,则要好的多。

历史上敬老婆做的最好的,当属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奇特的是,隋文帝正是因为尊敬自己的老婆,救了自己的命。

独孤氏嫁给隋文帝的时候,只有十四岁,他们的婚姻,属于最不浪漫的一种,不仅是父母包办,而且是最纯粹的政治婚姻。

独孤氏家族为鲜卑大贵族,她老爸是周大司马,姐姐为周明帝后,权势之盛,称为第一家族也不为过。

(贵戚之盛,莫与为比)

隋文帝娶独孤氏,就是要拉拢除宇文氏以外的鲜卑贵族,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坐稳自己的皇位。

所以,隋文帝对待自己的老婆,自然是尊敬有加。

但是,皇帝这种天下最有资格花心的生物,对待政治婚姻大部分都是三分钟热度。

比如汉武帝刘彻对待陈阿娇,比如光武帝刘秀对待郭圣通。

开始都用着、敬着,后来都厌了、弃了。

但,过河拆桥的感情魔咒到了隋文帝这里,忽然发生了变化,因为自从遇到独孤氏,隋文帝渐渐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大概可以称之为爱情。

据《隋书》记载,这夫妻两个生了五个孩子,每天仍然秀恩爱,撒狗粮,上朝要老婆送,下朝要老婆接,然后手牵手笑望着对方聊天。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晕而进,至阁乃止。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么下面发生的这件事,在当时就有点耸人听闻了。

隋文帝发誓,一生只爱独孤氏一人,绝不出轨。

(誓无异生之子)

一个三宫六院是标配,超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皇帝,能发这种誓言,也不能不说爱之深、怕之切了。

那么,隋文帝为何会心甘情愿奉行一夫一妻制呢?

原因还是在独孤氏身上。

独孤氏出生贵族,是她前期受宠的基础,但是纵观独孤氏的一生,她却从未失宠,简直让隋文帝又爱又怕了一辈子。

有一次,隋文帝犯了一个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叛臣尉迟迥有个孙女尉迟嘉非常漂亮,隋文帝偷偷临幸;

独孤氏乘皇帝上朝,派人一刀杀了这个美貌女孩。

隋文帝下朝后,得知情人被老婆杀了,悲痛欲绝,愤怒交加,抄起马鞭,直接冲出了御花园。

当然,他没有冲进皇后的宫殿,因为不敢。

他冲出御花园,冲出皇宫,冲进荒地。

直到大臣追上苦苦劝谏,才没有冲进河里。

隋文帝抱头长叹:我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大臣也无能为力,只能苦劝,陪皇帝一起伤心,等隋文帝气撒够了,终于起驾回宫。

次日遇到老婆,隋文帝依然笑靥如花,丝毫看不出昨天夜奔过,一如既往乖乖听话。

(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上太息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隋文帝之所以怕老婆,主要是因为对独孤氏的敬佩,娘家势力只是一个方面。

关键在于独孤氏天资聪殷,且属于难得一见的政治奇才,朝中大臣将皇后和皇帝并列称为“二圣”。

隋文帝的国家大事,都得找老婆商量。

(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

这种家庭事业都优秀的女人,让隋文帝又爱又怕,生活中有老婆监督着,按部就班,早睡早起,杜绝一切夜生活,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后来,独孤氏去世了。

压抑多年的隋文帝立马开始放飞自我,左拥宣华夫人,右抱容华夫人,夜夜笙歌,彻底解放。

不到两年,身体就被掏空,患了大病,后来离奇去世了。

如果不是独孤氏死的早,隋文帝还能因怕老婆多活几年。

04

一般来说,因“畏”和“敬”怕老婆都受着女方势力的压制,男人怕老婆怕的也不太情愿。

而最后一种类型——因爱怕老婆,则大有不同,更多的是男人发自内心的选择。

清朝的山东巡抚张曜,就是这种类型。

在清朝人汪诗侬的笔记《所闻录·张勤果畏妻》里,详细记录了这位十分奇特的巡抚大人。

一般来说,男人在外都讲究面子,一般不愿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妻管严,但张巡抚却不一样,不管到哪都要大肆宣扬自己怕老婆。

一天,在巡抚院署中,新上任的张曜亲自主持召开会议,作为全省新任最高长官的第一次会,参加会议的幕僚自然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一把手的政务问询。

会议开得很顺利,下属们的日常工作都很扎实,不怕领导寻根究底。

不过会议快结束时,新领导张曜抛出了一个问题,却让这群对答如流的下属们一致懵圈。

张曜问:大家是否怕老婆?

与会的下属们听完,都望着张巡抚发呆,在他们看来,领导绝对不会凭空发问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此问题一定另有深意。

这群平时足智多谋、深不可测的下属们考虑了一下,一致回答:不怕。

回答不怕,是最保险的,至少能向领导表明自己有随时加班的自由。

可是张巡抚听完,却非常不满意,他一脸严肃的说:

你们哪来的胆子,竟然敢不怕老婆?

(公正色日:“汝好胆大,妻乃敢不畏耶?”)

一脸惊讶下属们看到上司竟然发怒了,搞的他们摸不着头脑,难不成这位领导想要给他们下马威,工作上挑不出毛病,就随便找个由头,存心拿他们开涮?

但不久之后,下属们就知道了答案,张巡抚是真心以怕老婆为荣。

05

张曜年轻时靠着平叛太平天国起义有功,迎娶了县令家的女儿蒯凤仙。

蒯凤仙的出身并不显贵,但长得眉清目秀,熟读四书五经。

张曜虽然打仗勇猛,屡立战功。

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目不识丁,文盲在官场里,简直寸步难行。

所以蒯凤仙就义不容辞的成了老公的贴身秘书,来往文书全部由妻子批阅答复;

官场上的繁文缛节,也都是妻子教他应对。

咸丰十年,张曜因不识字痛失升任河南布政使的机会,让他下定决心读书识字。

他恭恭敬敬的拜老婆为师,每当公务闲暇之时,就跟着老婆老师读书识字,每当妻子训斥他时,他就躬身听训,不敢稍有违敬。

在妻子的悉心教导下,张曜顺利脱盲,成为儒将,官场从此也是一路亨通。

张曜被时人评为天下怕老婆之最。

(盖公之畏夫人为世所罕见也)

其实,张曜的“怕”并非“真怕”,而是出于夫妻互补产生的爱。

俗话说,互补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目不识丁的缺陷造成的极端互补催生出的爱,让张曜成为了心甘情愿怕老婆的楷模。

当然,如今这种互补的例子可谓少之又少,但对待作为情绪动物的女人,适当的表示出耙耳朵,不失为男人们维护世界和平的一剂良药。

参考:《旧唐书列传第七十》《资治通鉴汉纪》《资治通鉴唐纪》《隋书卷三十六》《所闻录张勤果畏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