鄫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年,于鲁襄公6年灭于莒。
并且,在其城西有一连绵的山麓,供奉着鄫国人世代拜谒的神庙,这座神庙就在现今的山东省苍山县西北方向30公里处,此地有一处山峰名为“文峰山”,又称“鲁卿山”。鲁卿山背负鲁国群山,面向鲁南平原,遥望鲁国次室,山上清泉长流,山前泇水环绕,是一风水宝地。
据《苍山县志》记载:“此山最早叫做‘文峰山’,后因季文子葬于此地,世人为了表达纪念,特把此山改名为‘鲁卿山’。”
那么,季文子是何人,为何会如此受世人尊崇?
据记载,季文子,即季孙行父,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在春秋时期,他是鲁国正卿,廉吏楷模,为后世所敬仰。季文子在鲁国位高权重,久执国政,连佐三任君主,是鲁国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尽管在政治上成绩卓著,但是,留给后世所称道的,却是他的自身品格。尽管大权在握,但是,季文子依旧尽守本分,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种仁厚贤德的品行,受到后世称颂,他因而被奉为“廉吏楷模”。
可以说,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家族大多是一些私心很重的人物,但是,却出现了季文子这样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话说,在季文子执掌国政时期,就已经口碑载道,名声享誉各诸侯国。当时,他给外界最为直接的印象,是清正廉明,生活简朴,这是十分难得的品格。晋楚鄢陵一战后,季文子奉命前往晋国参加盟会,鲁卿叔孙侨却为了个人私欲,唆使晋国扣留季文子,并以鲁国归附晋国为条件,准备杀掉季文子。但是,此举遭到了晋卿范文子的反对。
他觉得:“季文子对于鲁国至关重要,前后已侍奉两任国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这难道不是贤德之人吗?若是杀死这样的人,会失去民心的。”范文子一番话,说服了晋国君主,季文子最后也安全回归鲁国。从这件事看来,晋国与鲁国本为对手,然晋卿范文子却愿意替季文子说话,正是由于他的廉洁奉公。
季文子在鲁国位高权重,执掌国政,算是一位重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死后却“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作为鲁国三朝元老,不仅没留下什么积蓄,甚至,下葬时,连一些丧葬用品都凑不齐,可谓是一贫如洗。司马迁在书中盛赞,称其:“忠廉皆存”。“忠”是指季文子把一生奉献给鲁国,鞠躬尽瘁,赤胆忠心;“廉”则是对其一生为官最好的总结,表达对他生活作风的颂扬。
季文子执掌国政期间,身体力行推行节俭之道,可谓是鲁国政场的一股清流。
当时,鲁国贪腐盛行,季文子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很好的遏制了贪腐之风的盛行,从政治上说,他净化了鲁国官场的风气。当然,季文子这种大力推行节俭的行为,自然会引起不少人的不满。如:鲁卿孟献子之子仲孙就觉得,所谓的“节俭之道”实际是“吝啬之风”,不值得提倡。
同时,他批评季文子道:“您作为鲁国正卿,且辅佐过两任君主,身份尊贵。然而,你的妻妾却不穿华丽衣裳,马匹也只是粗粮喂食,一旦传出去,老百姓会认为您是一个吝啬的人。而且,您是鲁国重臣,如此节俭,若是传到别国,不怕有损鲁国的形象吗?”
此话传到季文子耳中,他回应道:“我也想穿的华丽一些,吃的丰盛一点,可是,每当看到民间的百姓,他们依旧在吃粗粮、穿陋衣,我心中伤感。老百姓都衣食不丰,我却去厚待妾臣与马匹,这是鲁国臣子应该做的吗?更何况,我的职责是辅佐国君,若我不顾民生疾苦,这才是有损鲁国形象。历来我只听说过仁厚贤德可以为国争光,还没听过厚待妻妾与马匹可以用来炫耀呢。”
季文子把此事告诉了仲孙的父亲孟献子,孟献子听后顿时恼怒,把仲孙关押了七天。此后,仲孙也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十分后悔,他不仅向季文子道歉,而且,还让自己的妻妾换上粗衣,喂马的饲料也从精粮换成了粗粮。季文子感叹:“认识到错误还能主动改正,这是极为难得的。”于是,他把仲孙举荐至上大夫之职。
从这里可知,季文子的廉洁与节俭,恰好说明他心系黎民,忠于国家,侧面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一面。
据《左传》记载,鲁文公六年(前年),季文子将要出使晋国,在准备好聘礼之后,又让属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随从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凡事总要做到有备无患,这是季文子的性格特征。
不过,季文子的这种节俭之道,却在后世引起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季文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沽名钓誉之举,是带有功利性的。
对于这种说法,笔者还是不太赞同。
首先,季文子厉行节俭这是事实,绝非人们印象中的“作秀”,它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宋人费枢曾赞叹道:“季文子可谓无忝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乃念及国人之父兄食麤而衣恶,盖廉者,政之本;俭者,廉之本。文子之为政,其知本欤?”
可知,节俭与个人作风未必相等,正如上文季文子所说,他也想穿的华丽、吃的丰盛,但为何不这样做呢?这就涉及到其中的政治含义。他身上的节俭,是由爱民而起,如果鲁国百姓生活富足,吃喝不愁,那季文子就没有节俭的必要。
季文子行节俭之道,是否为沽名钓誉,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愿意以身作则,与百姓同吃同吃,体恤苍生,这点就已足够。
后世之所以质疑季文子,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行为不符合正常情理。在多数人看来,作为鲁国正卿,位高权重,大权在握,却行节俭之道,令人百思莫解。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阴谋论自然而然会随之出现。
其实,若换个对象,这种质疑或许就不会出现,如:道光帝、汉明帝、隋文帝、汉文帝,他们都是古时以节俭闻名的君主,却鲜少引起争议,那么,这又是为何呢?历代节俭之人,目的各有不同,或治国安邦、或谋取名利,无非这就是两种。
皇帝的节俭之道无人质疑,这是因为人们明白,无论是作风使然,还是另有目的,最后,都是百姓受惠。季文子之事同理,身居高位,所考虑的已不是个人作风问题,而是如何治理国家。季文子推行节俭之道,如古时皇帝厉行节俭相同,皆是造福百姓。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何必还要细究其是否沽名钓誉呢?人们可以潜意识认同皇帝的节俭之道,却对季文子生出质疑,这便是一种偏见。
自汉代以后,季文子即成为历朝官员的榜样。
东汉时期,虞延辞官回乡,受到了当地太守富宗的赏识,将其邀入府中任职幕僚。富宗生活中是一个穷奢极欲的人,向来挥霍无度。他乘坐的马车,装饰奢华,打造精致,远超朝廷对地方官员的标准要求。虞延来到后,经常劝他低调一些,不要这么铺张浪费,要学习季文子相鲁。
然而,富宗哪里听得进这些,依旧我行我素,最终,此事被朝廷得知,富宗被当众处死。史料记载,他临死前,曾仰天悲泣道:“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富宗若是当时听从虞延之言,效仿季文子的节俭之道,也就不会落得个凄惨下场。
类似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在少数。而廉洁奉公,清廉为民的官员,不仅能保存己身,还能留存美名,受后世所颂扬。唐朝也有官员以季文子作为楷模,如:李元纮,官至宰相,却能“不改第宅,仆马弊劣,未曾改饰,所得封物,皆散之亲族”。
虽说,其与季文子之德相比,略有不足,但是,他能够做到这点,确实难能可贵,这也从侧面表现对季文子节俭之道的肯定。
在贪腐横行、奸佞猖獗的时代,季文子又何以做到清洁廉明?根本原因是他懂得“三思而后行”的本质。此话出自《论语》,为孔子所言,含义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谨慎考虑后再去行动。”这句话成为人们看待季文子品行的重要依据。
朱熹曾说:“季文子是一位极具城府的政治家,懂得利用节俭之道,为自己谋取名利与声望。”另外,也有人说,“三思而后行”是孔子用来批判季文子的。真正事实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孔子对于季文子所行之事,是持有肯定态度的。
无论是“三思”还是“后行”都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剖析,古时的学说与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不管它是何种含义,都不能超出所设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当时的礼制与规则,这也是孔子此话的本质。
时至今日,中国依旧保持着数千年前的礼仪制度,造成这种现象原因,追根溯源,还是源于思想文化的传承。后世在为《论语》注释时,皆对“三思而后行”进行了解释,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另外,孔子在后来讲学时,曾以子产,臧文仲等享誉一时的人物教导学生,说明,他对历代前贤是十分敬仰的。
季文子作为公元前五世纪以贤德节俭闻名的人物,早于孔子数十年,应当也在其中。又据《说苑·善说》记载:卫将军文子曾问子贡“季文子三穷而三通”之事,子贡回答:“其穷事贤,其通举穷,其富分贫,其贵礼贱。穷而事贤则不侮,通而举穷则忠于朋友,富而分贫则宗族亲之,贵而礼贱则百姓戴之。”
孔子以历代圣贤的事迹,教导并激励弟子,希望通过弟子们的努力,最终,能够成为像季文子一样品德高尚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政治抱负,而季文子作为鲁国重臣,位高权重,却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廉洁爱民,这与孔子所提倡的主张不谋而合,自然会受到推崇。
正如后世所见,季文子对于鲁国的功绩毋庸置疑,但是,他留给后世最重要的财富,则是树立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楷模。
参考资料:
『《史记·鲁世家》、《苍山县志》、《论语·公冶长》、《左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15.html